工作经历: |
一、护理部领导与团队建设
1)2017年8月入职担任护理部主任时,医院刚刚落成,护理团队从零开始。指导并协助设备科选购临床护理所需医疗设施,与信息科共同开发电子护理记录模板和各类护理评估表格,搭建医院电子护理记录评估体系。
2)领衔完成护理团队建设。在医学院校进行护理人员招聘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心肺康复科、神经康复科、骨与关节康复科、综合外科、肿瘤康复科、老年康复科、ICU、手术室、门诊和体检中心、高压氧、内镜中心等在内的15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团队,护理人员由7人增至138人(其中包括15名护士长)。
3)成功推动住院患者数量从最初的零增长至380余人。
二、战略规划与质量控制执行
1)根据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了详细的年度护理工作计划。根据《等级医院康复专科评审标准2023版》、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及宁波市护理质量管理标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
2)设立并督导全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和敏感指标,定期检查、分析护理数据,确保护理质量始终符合标准。
3)通过定期护理查房(包括行政查房、夜查房、疾病查房、教学查房等),强化护理管理,分析并整改护理不良事件,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推动PDCA循环的实施。
三、护理教育与技能提升
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技能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反应和临床操作能力。同时,积极参加并组织护理技能竞赛,带领团队在宁波市江北区临床护理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与个人二等奖。
2)推动并开展静脉输液护理、压力性损伤护理、老年护理、糖尿病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培训,确保护理团队在专科护理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
3)定期组织护士长培训(通过外送和引进的形式),并结合季度读书报告会,拓展护士长的管理思维,增强护士长的领导能力,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四、PICC置入技术专长
1)2008年开始开展PICC置管技术,并于2014年、2019年相继引入B超引导的塞丁格技术和心电导连定位技术,提升了技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2)在老年患者及四肢静脉通道建立困难的情况下,熟练掌握并应用PICC颈内静脉置管技术,成功为2000余名输液困难患者建立了PICC通路,获得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五、其他
1)任宁波市护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宁波市康复协会护理与照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北区护理质控中心委员 |
|
|